文学院
 首页 | 学院概况 | 师资队伍 | 教育教学 | 学生工作 | 科学研究 | 招生就业 | 党团工作 | 魅力人文 | 主题教育 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院新闻>>正文

文学院开展教学示范课 探求教学创新之道

2025年04月18日 11:09  点击:[]

作为文学院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实践环节,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示范课活动于4月17日下午在第一教学楼403教室拉开帷幕。张祥丽、陈松等六位教师分别代表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秘书学专业,通过特色鲜明的教学展示,系统呈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创新融合,为构建高水平课程体系提供多维范本。学院领导、全体中文教研室老师及150余名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。

下午2时30分,参与展示的教师已开始调试多媒体设备,精心布置教学情境。张祥丽副教授以《杜甫诗歌的家国情怀解码》为题率先开讲,通过“情境导入-文本细读-价值升华”的三阶教学设计,借助数字人文平台呈现杜诗吟诵视频,师生共同吟诵“安得广厦千万间”等经典诗句,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。陈松博士则另辟蹊径,以“聊斋志异:瑰异世界的现实镜像”为题,以“写人写鬼高人一等,刺贪刺虐入木三分”为引,通过文言故事的现代解读、故事新编等教学手段,带领学生解构《聊斋志异》中的社会隐喻,体验聊斋世界的瑰异之美,幽默犀利的点评引发阵阵会心笑声。

在教学创新展示环节,陈昱熹老师以“武侠”的内涵探讨为引,将金庸武侠文学引入课堂,通过郭靖、杨过等人物形象分析,自然融入“文化自信与当代价值重构”的课程思政元素;许见军副教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讲解《傲慢与偏见》,以“婚恋观”为议题组织研讨,学生从当代立场出发,探究“我看维多利亚时代的婚念观”的人生议题。刘佳博士创设生活化语言场景,通过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,让《汉语称谓语的社会功能》理论知识具象可感;郑辉副教授则运用AI技术赋能教学,将抽象的“义项与义素”概念转化为趣味语义探究,辅以智能语义分析软件的实时演示,实现理论教学的深入浅出。

在持续六小时的深度研讨中,观摩教师围绕“AI时代的人文教育”“生成式AI辅助教学设计”等议题展开讨论。中文专业建设负责人蒋秀碧教授指出:“跨学科视角的有机融合、信息技术与人文教育的平衡把握,是新文科建设的关键着力点。”

曹利华院长在总结中提出“三精三进”教学提质策略:精心设计教学环节、精准把握学生需求、精彩呈现课堂艺术;推动传统教学向智慧教学进阶、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进阶、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进阶。

此次教师教学交流示范课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,更对推动文学院教学改革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未来,文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,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与共同成长,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落实“以学生为中心,以效果为导向”的教学理念,助力学院教学事业迈向新台阶。

下一条:国际中文教育(045300)硕士研究生跨学科门类调剂复试录取实施细则

关闭

设为首页   加入收藏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
版权所有 攀枝花学院-文学院